歷時兩年 他拍下瞭這般壯麗的北京

導語:本文作者北漂15年。這15年,“帝都”無時無刻不在變遷,那是一種日新月異。現代化、地標式的建築物漸漸密集且鱗次櫛比。作者花2年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北京,感受各個角度定格的新式地標建築。夜晚華燈初上,路上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作者不僅記錄下瞭時尚現代的北京,也在記錄著騰飛的中國。(來源:美國國傢地理中文網)

從“大褲衩”看到人民日報社

一、中央電視臺新址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荷蘭人雷姆·庫哈斯和德國人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北京人笑稱為大褲衩子!!!

華燈初上前後的中央電視臺新址

二、工人體育場

1958年9月5日,北京工體項目被正式確定為首都工人階級向建國十周年的獻禮工程。隨即,建設者們用11個月零13天的時間將工體項目工程全部建設完成。1959年9月13日,一座巨大的橢圓型建築,在當時北京東郊的一片大葦坑上拔地而起,成為當時的“北京十大建築”之一,能容納7萬觀眾的北京工人體育場。

三、銀河SOHO

gps車輛監控系統銀河酒莊

SOHO中國於2008年5月獲得瞭銀河SOHO地塊。隨後,SOHO中國委托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紮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擔綱設計,該項目將成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會給北京的天際線帶來巨大的沖擊力。項目計劃於2009年年底破土動工,並於2012年12月正式落成並交付使用。

火燒雲下的銀河SOHO

四、鳳凰國際傳媒中心

“甜甜圈”

鳳凰國際傳媒中心是一個集電視節目制作、辦公、商業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建築。將高層辦公區和媒體演播室融合起來,在滿足全方位提供節目制作場地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的同時,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空間和體量,獨特的建築形態與朝陽公園自然景觀有機結合為一體。

建造時間:2009年-2012年

五、望京SOHO

望京SOHO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與阜安西路交叉路口,由世界著名建築師紮哈 · 哈迪德(Zaha Hadid)擔綱總設計師,占地面積115,392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521,265平方米,望京SOHOgps衛星監控管理系統辦公面積總計為364,169平方米,項目由3棟集辦公和商業一體的高層建築和三棟低層獨棟商業樓組成,最高一棟高度達200米。2014年建成後,望京SOHO將是從首都機場進入市區的第一個引人註目的高層地標建築,成為“首都第一印象建築”。

六、北京南站

夜幕下的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Beijingnan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北京市豐臺區,為直屬特等站,隸屬北京鐵路局管轄,是一座高度現代化的中國鐵路客運車站 。北京南站是北京的第三大火車站,也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老北京南站始建於1897年,2006年5月10日,老北京南站正式開始封站改造。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新的北京南站正式重新啟用。

七、國傢大劇院

中國國傢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中國國傢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從國傢大劇院第一次立項到正式運營,經歷瞭49年,設計方案經歷瞭三次競標兩次修改,總造價30.67億元。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設計方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占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備註:2004年開工建設,2007年12月22日投入運營物流車隊管理系統試用。

八、鳥巢

國傢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占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舉行瞭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瞭建築的外觀。

九、中央電視塔

中央廣播電視塔,現為國傢級的4A景點,坐落於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中路西側,航天橋附近,東臨秀美的玉淵潭和著名的釣魚臺,南望公主墳,北瞰阜成路。中央廣播電視塔始建於1987年1月,1994年9月建成,10月1日正式開放。中央廣播電視塔占地15.4 公頃,高386.5米,加避雷針總高405米,總重5萬噸。這是一座多功能現代化的標志性建築,可發射8套電視和10套廣播,是中國第三高塔,世界第六高的高塔,世界高塔協會成員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高塔委員會成員塔。

十、人民日報社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又稱人民日報社新辦公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業務樓由國際會議中心、圖書館、報業大廈等一系列建築所組成,這是人民日報社成立以來最重大的建設項目。建築造型以圓形為母體,根據場地固有條件變形生成,塔樓的建築高度為180米。工程從2010年11月30日開工,於2014年5月12日外部裝飾全部結束。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的外形和裝修也不斷引起社會的熱議。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nhb373vj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